L245管線管的具體生產方法問題
一種L245管線管的生產方法
本專利涉及一管線管的生產方法,尤其是一種L245管線管的生產方法。
對于大口徑、厚壁、特厚壁的無縫L245管線管生產,傳統的做法是頂管—擠壓法 和皮爾格法。上述兩種生產方法明顯的缺點是:1、管坯成才率低;2、產能低; 3、產品內外表面質量差,幾何尺寸不精確。
60年代末,意大利人完成了MPM軋管工藝(即二輥式的連軋管工藝)并 取得了專利,這是繼美國1890年第一臺連續軋管機投產后的第一個工藝專利。 隨后,至本世紀初,世界范圍的連軋管機組已經有20多套在生產。其中中國占 一半以上,達到12套。前些年中國的連軋管機組大都以MPM為主。這幾年, 被譽為全球******技術的德國的PQF機組(三輥式的連軋工藝)在天津L245管線管集團 公司取得了成功。但是,上述機組在規格上充其量******直徑為480mm,壁厚60mm, 就是把國內的皮爾格機組(含在建機組)和武漢471機組都列入生產大口徑、 厚壁、特厚壁機組范圍,L245管線管的外徑和壁厚也只能做到580mm和80mm,采用 旋擴機組也只能生產******1422mm的L245管線管。
本發明是基于630mm大型熱連軋無縫L245管線管機組而建立的工藝流程,其工藝方案為:
管坯經過環形加熱爐加熱到1000-1200℃,再出爐通過雙向熱定心機組進行 雙向熱定心,然后進入錐輥式穿孔機,其中穿孔機前臺設有旋轉夾送裝置,穿 孔機后頂桿主動旋轉,以確保毛管前后端壁厚均勻,提高成才率。穿好孔后的 毛管進入五架帶空減機的三輥限動芯棒軋管機進行軋制。然后,進入到三機架 的脫管機組,脫管后通過熱鋸進行切頭切尾,后進入快速鏈床。需要生產大規 格的無縫管時,毛管通過快速鏈床進入到再加熱爐,加熱到1000-1100℃,然后 通過12-14架微張力減徑機進行張力減徑;如果生產小規格的L245管線管時,則減徑后 的L245管線管繼續進入感應式再加熱爐進行加熱到1000-1100℃,后通過28-32架張力 減徑機,以獲得小規格L245管線管。成品L245管線管經過排管鋸進行切定尺,然后進入步進 式冷床,冷卻后的L245管線管進入多輥式矯直機進行矯直,采用多輥式矯直機,可以使L245管線管多點受力,矯直過程穩定,效果更佳。矯直后的L245管線管經檢測,合格 后包裝入庫。630mm機組生產的光管,經過一次或兩次旋擴后可以生產 711mm-1422mm的管線管,特別是能生產1422以下的全部管線管。